多奈单抗的 TRAILBLAZER-ALZ 2 试验结果如何应用于临床?
medwireNews 记者 Lucy Piper 报道
medwireNews: 在 2024 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上,有一场会议深入探讨了 TRAILBLAZER-ALZ 2 数据与临床实践中使用多奈单抗的联系,包括疗效、ARIA 风险和限时用药。
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,Jennifer Zimmer(礼来公司)首先概述了多奈单抗在 TRAILBLAZER-ALZ 2 中的临床疗效,并提醒与会代表关注以下关键要点。
其中包括:根据每 3 个月一次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-总体评分(CDR-GS)评估,治疗 76 周时,多奈单抗使得阿尔茨海默病(AD)进展到下一阶段的风险相较于安慰剂降低 37%,并且由轻度认知障碍(CDR-GS=0.5)进展到中度 AD(CDR-GS≥2)的患者减少了 50%。
在基线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(PET)检测到 tau 蛋白为中低水平和高水平的患者中,疗效一致。治疗 18 个月后,AD 进展的风险相较于安慰剂分别降低 39% 和 38%。
在按年龄、性别、临床分期、tau PET 类别、载脂蛋白(APO)E Ɛ4 基因型和人种进行的亚组分析中,多奈单抗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安慰剂,但 Zimmer 指出:“有些亚组的人数相当少,无法进行统计比较。”
她还指出,治疗后淀粉样蛋白 PET、血浆磷酸化 (p)-tau 217 和血浆神经胶质纤维相关蛋白(GFAP)降低,支持多奈单抗治疗,在整个人群以及西班牙裔/拉丁裔参与者和黑人/非裔美国人参与者等代表性不足的人群中均可见该现象。
管理 ARIA 风险
Alessandro Biffi(礼来公司)讨论了淀粉样蛋白相关成像异常(ARIA)的风险,他说这是“与淀粉样蛋白清除有关联的药物类别相关安全性风险”,但该风险“可控。”
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、意识模糊、恶心/头晕,较少见的症状是步态障碍、神经精神障碍和视觉损害。Biffi 指出,罕见的症状包括惊厥发作、局部神经功能缺陷(可模拟缺血性卒中)和脑病。
在 TRAILBLAZER-ALZ 2 中接受多奈单抗治疗的 853 例患者中,24.0% 的患者出现 ARIA-E(水肿),31.4% 的患者出现 ARIA-H(微出血)。而在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,2.1% 的患者出现 ARIA-E(水肿),13.6% 的患者出现 ARIA-H(微出血)。
Biffi 指出,ARIA-E 事件主要(93%)是轻度至中度放射影像事件,在接受多奈单抗治疗的患者中,18% 的患者无症状,6% 的患者有症状。然而,1.5% 的患者发生了严重 ARIA-E 事件,3 例(0.4%)发生严重 ARIA-E 事件的患者死亡。
研究小组对 TRAILBLAZER-ALZ 2、TRAILBLAZER-ALZ 2 增补、TRAILBLAZER-ALZ 以及其他正在进行的试验中接受多奈单抗治疗的患者的 ARIA 事件进行了调查,发现大多数患者只发生过一次 ARIA-E,而且当再次使用多奈单抗时,ARIA-E 往往不会再次发生,少数发生 ARIA-E 的患者基本没有症状。
为了解潜在的 ARIA 风险因素,研究者应用了包含 42 个变量在内的机器学习模型。
ARIA-E 的最大风险因素是 APOE Ɛ4 纯合体、有 2–4 处微出血和基线时有表面铁沉积症,与不携带 APOE Ɛ4、没有微出血或表面铁沉积症相比,有这些表现的风险分别增加了 4.6 倍、2.5 倍和 2.2 倍。
ARIA-H 的最大风险因素是有 APOE Ɛ4 基因型和基线时有表面铁沉积症。
Biffi 说道,使用抗血栓药物不会增加 ARIA 的风险,使用抗血栓药物与 APOE Ɛ4 基因型之间也没有相互作用。基线淀粉样蛋白水平和平均动脉压对 ARIA 风险的影响也很小。
他总结道,在治疗前识别高风险患者“是 ARIA 风险管理的第一块基石,其次是严格遵守 MRI(磁共振成像)监测计划、剂量滴定、中断或必要时停药,以及在出现严重或有症状的 ARIA 时使用皮质类固醇。”
限时用药
Emily Collins(礼来公司)讨论了 TRAILBLAZER-ALZ 2 数据支持限时用药的事实。
其依据是,当患者达到停药标准(平均淀粉样蛋白 PET 水平为 24.1 centiloids [CL])时,淀粉样蛋白 PET 水平仍然很低。这种情况从第 24 周和第 52 周开始出现。此外,治疗结束后,安慰剂组和多奈单抗治疗组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-各项之和(CDR-SOB)的得分差异继续扩大。
Collins 说,在了解何时停止治疗方面,MRI 扫描成像为阴性可能是可行的判断方法,表明多奈单抗治疗患者在治疗 6 个月后的脑部扫描结果与淀粉样蛋白阴性患者的脑部扫描结果相似。
她还指出,接受多奈单抗治疗的参与者中约有三分之二在治疗 12 个月时达到淀粉样蛋白 PET <24.1 CL,因此这可能是进行扫描的时间点。她补充道,高基线淀粉样蛋白水平与达到 <24.1 CL 的淀粉样蛋白阈值的时间相对应。
不过,Collins 得出的结论是,目前的证据“不支持使用血浆 p-tau217 确定多奈单抗治疗的淀粉样蛋白清除率。”她解释道,这是因为 p-tau217 与淀粉样蛋白和 tau 都有关联,因此在淀粉样蛋白被清除后,p-tau217 仍能反映 tau 的病理学变化。
medwireNews 是 Springer Healthcare Ltd 提供的独立医学新闻服务。© 2024 Springer Healthcare Ltd(Springer Nature Group 的成员公司)
AAIC24;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:7 月 28 日至 8 月 1 日